24日视频直播太阳vs森林狼 明尼苏达期望复仇
58
2024 / 10 / 04
无论是欧美还是日韩的的模式创意方法论中,都有一种类似的说法,大意是:“好的节目创意都是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开始的”。但是不知道是文化差异还是翻译损失等原因,这些理论中后边关于如何从一个“简单的想法”到可播出节目的论述往往语焉不详,令人费解。
棉袄曾经和同事一起从事过将近两年的模式研发工作,对于模式研发工作最重要的体会有两点:第一是人数要少,3-5人最好。一堆人一拥而上是研发不出靠谱模式的。第二就是学会“目的裂变”,这一步很可能是解决“从想法到节目”的关键性一步。所以这篇文章主要探讨“目的裂变”发生和发展。
1.找到新鲜的“目的”
以前做节目的时候会听到领导和前辈们说,好的节目模式是一句话可以说得清楚的。工作越久就越觉得这句话有道理。虽然“目的”一词在不同的书或者文章中表述方法不同:有的叫“目标”;有的叫“主题”;有的叫“内核”或者“方向……但是其实说的是一回事。但是无论叫什么,这个”东西”都是指向一个简单社会命题或者生活思考。而他们一般都能以问句的形式表达出来:
“七个傻子”去街头挑战各种好玩的事情会怎样——《无限挑战》
七个MC去户外挑战奔跑类的体育竞技会怎样——《Running Man》
只听声音来选择歌手会怎样——《中国好声音》
已经成名的歌手赌上自尊彼此PK会怎样——《我是歌手》
不会带娃的爸爸们带着孩子外出会怎样——《爸爸去哪儿》
用这个思考方法,你可以回想一下你心目中成功或者失败的节目:把他们的“主目的”提炼为这样的一个问题,再放到当时的社会环境下看是不是足够新鲜和有趣?简言之,这种思维模式其实节目创意的源起所在。上述这些“创意源起”的问题一般都具有两方面特征:
第一,足够简单明了,目的性足够清晰,只指向一个清晰的方向,不会累及其余。
第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想法够新鲜,够独特,更重要的是问题所涉及的选题范围够普遍。
所以如果你对社会潮流有足够的把握程度,在节目创意中你所需要的就是使用这种思维方法去寻找那些足够新鲜,选题带有社会普遍意义的清晰“目的”。但是这个东西只是“头脑风暴”会议上无数个“靶子”之一,它离成为节目还差一些关键步骤。
2.目的“裂变”规则
有了新鲜的“目的”之后,接下来非常重要的一步就是如何“裂变”出真人秀的规则了。很多概念很新鲜的节目但是最后做出来很难看,很可能就是在“目的”到“规则”这一步的“裂变”出了问题。最近一段时间“泛综艺”和“慢综艺”开始盛行,很多导演认为规则会破坏真人秀状态,所以开始越来越谨慎的使用规则。但是这很可能是对真人秀定义的一种误解。
所谓真人秀就是节目嘉宾在“规定情景中完成规定任务”,没有例外。除非你是记录片或者是新闻专题节目。否则,你就需要用“规则”来体现“规定情景”和“规定任务”。很多人觉得“观察类”的真人秀节目很像记录片,是没有“规则”的。这其实恰恰是两者的区别。比如说罗英石的《林中小屋》,看起来没有规则吧?但是其实它两条大的规则非常明显:
1. 你住在这里的三天两夜里不能随便离开,必须住在这里
2. 你要接受“幸福促进委员会”指令,并尽力完成。
纪录片的逻辑是:我本来就住在这里,按我的生活方式生活,你来记录我……
观察类真人秀的逻辑则是:你(节目组)让我住在这里,而且按你的规则做,你来记录我……
也就是说无论是《爸爸回来》、《中餐厅》、《新婚日记》……等综艺节目的规则隐藏的再深,它也是有节目组的“大规则”来让节目嘉宾完成“规定情景中的规定任务”的,真的没有例外。
所以节目“目的”确定之后,“裂变”规则其实并不是那么难,应该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但是它需要遵循三个原则,才能确保定出来的规则是为节目的核心“目的”服务的。
原则一:你的规则能够确保节目方向只指向最初的“目的”,它不会因此而衍生出很多与你的“目的”关系不大的内容。比如说《三时三餐》,我所有的规则都是围绕嘉宾和他的朋友们如何吃到自食其力的饭。
原则二:为导演组执行做减法,让所有的执行环节变得可预期,可控。比如说《中餐厅》,嘉宾一旦确定“菜单”就不会再随便更改,导演组会根据库存和菜品情况预设各种食客,但真的就不能让嘉宾随意发挥。
原则三:给嘉宾设置阻碍,逼出真人秀状况。比如《花样爷爷》等“明星穷游”类节目,最重要的规则就是“限定金钱”,来确保整个旅途有“状况”出现。
3.“规则”分化节奏
好的节目规则是自带“节奏”的,能为单期片子以及整季节目划分好清晰的节目节奏。综艺编剧和影视编剧在创意的第一步——寻找“新鲜”的目的这一步其实是一样的。但是具体的差别就在第二步,设置真人秀规则上。影视影视剧编剧寻找到新鲜的“目的”之后直接就可以根据故事创意来分化故事大纲和情绪节奏了。但是真人秀综艺则需要有“树立规则”这一步。因为真人秀的“节奏”是由“规则”带来的。
以《两天一夜》为例,“大规则”可总结为两条:1.按照节目组规划的旅行路线行进。2.旅游路线上的个人待遇需要通过“福不福”游戏来决定。包括后来的《新西游记》也同样适用的这两条大的规则。有了这样的“大规则”编剧组在设置剧本的时候整个节目的节奏其实是非常好掌控的,在哪个点可以设置大冲突,在哪个点可设置轻松愉悦的小插曲,都在节目组的可预期之内。
再以《创造101》而言,与以往的歌唱选秀类节目的规则相比,最大的创新就是“不服来战”的各种“逆风翻盘”局。从最开始的争夺A班名额的各种不确定性,到后期的变化多端的C位争夺战,节目的规则其实是给了选手们排位的各种不确定性,通过这种不确定性就是用来打破传统节奏,带来新的情绪看点和悬念的。
就连看起来最没有规则的《超人归来》(爸爸回来了)这样的纪录片式的综艺节目,它其实也是充满了节目组掌控节奏的“规则”的。这条规则就是:妈妈外婆奶奶等一切“擅于带孩子的”异性亲人,尽量少参与或者不参与,看的就是爸爸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处理萌娃各种意外状况的“不平衡性”。很多综艺桥段都是编剧按照规则带来的节奏安来通过预期排好的。于综艺节目而言,没有绝对的自然流。
好的节目规则分别指向上下游:于上游而言它坚决“捍卫”节目最初目的的实现;于下游而言它清晰的划分整个节目的环节,尤其是带动整个节目的“节奏”。
节目模式研发极其复杂是工作,具有很强的创造性。棉袄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希望把复杂的事情尽量以简单化的方式提供给您作为参考。必须强调的是,上述三个步骤的模式研发方法很大程度上是因表述方便才分为三步的,实际上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他们是相互交叉互相促进的。如果节目模式初步成型了个人建议您可以用这三步来进行查漏补缺,进一步完善。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