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科技圈十大谣言:直播带货被禁,“超级智能”来了?|复盘2023

admin 14 2024-08-06 04:50:03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新年伊始,回顾2023年,科技领域充满了创新与惊喜,诸如大语言模型不断迭代升级,手机直连卫星,智能电车超越油车等等。而新事物的探索过程往往是崎岖的,会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些谣言和误读。

据钛媒体App不完全统计,2023年仅已澄清的假消息就有近百条,但仔细观察会发现,每一条谣言的背后都代表了人们对当下热门业态、风口公司、前沿科技等方面的质疑、关注和期待。比如我们筛选出的十大谣言中,有两条跟直播带货紧密相关,一条是2023年10月份传出的“杭州宣布禁止直播带货”、另一条是东方甄选“小作文事件”的次生事件“传言董宇辉加盟京东”。

这两条谣言在不考虑真实性的情况下具有非常强的传播性。首先,直播电商作为新兴业态在发展过程中就好比一把双刃剑,它不可避免出现了诸如主播偷漏税、售卖假冒伪劣商品、冲击实体经济等多方面问题,但杭州作为中国直播电商之都如果都禁止直播带货,对整个产业的影响可能是毁灭性的;而董宇辉作为东方甄选成功转型直播带货的“功臣”,如果“内斗”风波无法平息,加入亟待新鲜血液提振流量的京东,也不失为一种新选择。

谣言就是在这样真真假假扑朔迷离中产生了。

另外有一条谣言来自热门公司OpenAI,作为“OpenAI罢免创始人风波”中的次生事件,Altman被罢免的原因出现了各种版本,入选十大谣言的“Altman此前遭解雇或因‘超级智能’”是传得最“真”的一个。OpenAI以ChatGPT验证了通用大语言模型路线的可行性,并且,人们期待朝着这个路线走下去可以达到人工智能更高阶段AGI,由于OpenAI率先推出了ChatGPT,所以它也最有可能率先实现AGI。不过很快,此事得到微软等的多方辟谣,直到12月底,Altman还公开发文告诉热心网友:不认为2024年Open AI能实现AGI目标。

除此之外,另外一些谣言还涉及到了腾讯、华为、马云等等国内外众多知名公司和企业家。这其中,关注信息隐私的网友脑洞大开,“微信文件助手不会是真人吧?”,这充分说明在互联网如此透明的情况下,人们对自己的信息安全已如惊弓之鸟。当然,生活酸甜苦辣咸,打工人对“强制加班”等问题也可以做到迅速“揭竿而起”,在谣言“陈某龙因被强制加班怒怼领导,引发部门集体辞职”传出后,便迅速点燃大众情绪。不过最后,却以“查无此人”而结束。

2023年科技圈十大谣言这里不再一一详述,他们是钛媒体App经过梳理分析,根据传播广泛度、危害程度、欺骗性和迷惑性等维度,从近百条谣言中评选出的,涉及人工智能、直播带货、6G、预制菜等多个领域。希望为大家拨开云雾、呈现真相,以深入了解2023年科技圈发展的真实面貌。

从出现到繁荣,直播电商经过多年发展,已经成为推动消费增长的中流砥柱之一。然而,2023年10月20日前后,作为“直播电商第一城”的杭州却传出了禁止直播带货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甚至波及了上市公司遥望科技。

10月24日,杭州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回应媒体称:“所谓‘杭州宣布禁止直播带货’‘已经开始实施,禁止部分市场直播带货试点’不实,没有这回事,谣言!”遥望科技也先后两次澄清,称直播业务正常开展,没有收到任何关于禁止直播带货的要求。

事实上,直播带货一直以来都伴随着争议,尤其是疫情对线下商业造成巨大冲击之后,“实体经济苦直播电商久矣”的说法一度广为流传。而此次“禁播”传闻则要追溯到2023年3月份,“中国服装第一街”杭州四季青市场发布了一则禁止部分市场内商户直播的公告,被视为打响驱逐直播第一枪。

随后,李佳琦直播间怼网友“工资没涨”引发众怒,抖音“一哥”小杨哥直播中提及“退网”引爆话题,加之印尼、越南、印度等国“禁止”或者“限制”直播电商等舆情发酵,传闻才愈演愈烈。

但实际上呢?在杭州四季青市场,大半年下来,禁播虽然得到了一部分商户的支持,但做直播的商户依然在做直播。四季青服装集团相关负责人也再次强调,并未有任何强制政策,商家是否直播带货完全是按照个人意愿进行。小杨哥同样在后续直播中对退网一事进行了回应:“那是传言。”

硬币具有两面性。虽然直播电商在兴起之初确实带来了诸如虚假宣传、低质商品泛滥等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电商包括其中的直播电商业态都已趋于成熟。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年1-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2.79万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为12.96万亿元,占比为32.6%,从同比增速来看,网上零售增速高于整体。

国家也一直在持续推动的事电商平台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包括支持“跨境电商+产业带”模式的发展,助推外贸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升级;发挥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示范企业的引领作用,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电商产业集群和领军企业等。

在杭州,2022年网络零售额已经破万亿,占浙江省当年网络零售额的38.8%,2023年以来,在持续扶持和规范直播带货之下,引来头部MCN机构纷纷加码:先是遥望科技宣称将要在杭州打造一座线下直播商场,后是疯狂小杨哥在杭州的总部基地高调开业,谦寻则以2206万元总价拿下了杭州地块。

在当今网络透明时代,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隐私恐慌。

微信文件传输助手,不仅是一个充当备忘录、草稿箱的实用工具,更是年轻人分享故事、倾诉心情的树洞一般的存在,因此,当2023年6月微信文件传输助手背后是真人的传闻在社交平台热传时,不少人吓坏了:毕竟,经常在上面传输一些个人隐私信息。

6月27日,腾讯微信团队对此进行了否认:“抱歉,查无此人。你发给文件传输助手的小秘密,只有你自己知道。”此外,据介绍,微信的昵称也不能改成“文件传输助手”,相似的名字都不行,比如:文件传输肋手、文仵传输助手、微信传输助手等。以及“文件传输助手”配套的微信头像,也不可以换。

如果说2023年有什么轰动全球科学界的事件,LK-99室温超导无疑是其中之一。然而,几经反转后,如今普遍证实这又是一个“狼来了”故事。

7月22日,韩国初创公司“量子能源研究所”的一个研究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发布了两篇论文,声称他们通过在铅-磷灰石晶体中掺入铜元素,制造出了一种新型材料LK-99,这种材料在温度高于127ºC(400K)的常压环境下是超导体,也就是室温超导体(注:一般临界温度高于300K(26.85℃)的超导体被称为室温超导体)。

这一消息迅速引发物理学界和产业界的关注,多国科学家纷纷出手,尝试复现或论证韩国研究。因为先前所有经证实的超导体,都只能在极端温度和压力下运作,一旦常温常压的超导材料被发现,将给整个世界带来划时代的变革。

7月31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刘知琪教授团队在预印本网站arXiv上提交论文称,他们根据韩国团队公布的方法合成了LK-99样品,而其在室温下的电阻不为零,于磁体顶部时也没有观察到磁悬浮现象(注:零电阻和完全抗磁性(迈斯纳效应)是超导体的两大主要特征,缺一不可);该材料类似半导体,而非超导体。

8月2日,东南大学物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孙悦提交的预印本论文显示,6片样品中的1片样品在100K(零下173.15摄氏度)以上温度时,测得零电阻,但没有抗磁性。

此外,来自北京大学量子材料科学中心、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等机构的科研团队也分别提交预印本论文,均观察到其“烧制”的LK-99样品未表现出超导性,更像磁体,而非室温超导体。

来自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固体研究所的科研团队更进一步在各自的论文中指出,把LK-99错认成超导体的原因,来源于硫化亚铜,该材料在385K(111.85摄氏度)左右发生一阶结构相变,从高温下的β相变为低温下的γ相,从而导致电阻率降低。

当地时间8月16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Nature)官网发文,通过总结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不同实验室的重复实验结果,认定LK-99不是超导体,导致样品电阻率急剧下降和磁铁部分悬浮的原因是材料中的杂质,尤其是硫化亚铜。这被认为是对这一科学事件的盖棺定论。

不过,近四个月之后此事又迎来了续集。据澎湃新闻报道,12月20日,华南理工大学物理与光电学院教授姚尧表示,“我们看到了(铜掺杂磷酸铅、LK-99样品)非常明确存在超导相的证据。”相关论文已于2023年12月16日上传到预印本网站arXiv上。但也有专家表示,该论文的研究人员需公开更多证据。

实际上,人类对室温超导的探索从未停止。据不完全统计,历史上声称发现室温超导的研究不少于7个,其结果不是未得到证实,就是论文被期刊撤稿。但这并不意味着超导材料的研究没有意义。从元素超导体到铜基,再到铁基超导体……随着科学探索的持续,人类对超导的认识也必将步步深入。

科技公司的“宫斗”大戏近些年已不再鲜见,而当其发生在“生成式AI元年”、凭借ChatGPT率先坐到生成式AI头把交椅的OpenAI内,则足以站上“风口浪尖”。

从美西时间11月17日下午到22凌晨,不到五天的时间里,这家公司经历了创始人被开除、董事会散伙、任命临时CEO,到员工集体辞职“逼宫”、投资者起诉董事会,再到Sam Altman回归等一系列动荡。而整个过程中,一个谜团一直萦绕在人们心头:Altman究竟为何被解雇?

有媒体报道称,在Altman被解雇前,几名研究人员曾向OpenAI董事会发出了一封信,警告一项强大的AI发现可能威胁人类。据悉,一个代号为Q*的内部项目可能是OpenAI在探索所谓的通用人工智能(AGI)方面的突破。OpenAI将AGI定义为比人类更聪明的AI系统。消息人士表示,这封此前未被报道的信件和AI算法正是Altman被罢免的催化剂,因为他是OpenAI内力推AGI的典型代表。这封信不仅让董事会对AI的发展产生了担忧,还对Altman本人产生了不满。

然而,当地时间11月30日,微软总裁Brad Smith对外否认了这一说法,“我认为董事会和其他人之间显然存在分歧,但根本不是出于这样的担忧。”并表示,“在未来12个月内,你绝对不可能看到所谓的AGI,即计算机比人类更强大。”

随后,OpenAI前董事会成员Helen Toner也在当地时间12月7日公开发声,表示前董事会罢免奥尔特曼的原因与AI安全没有关系,而是由于“缺乏信任”,也符合董事会的职责,即需要确保AI系统被负责任地构建:“我们解雇他,是为了加强OpenAI并使其更有能力来实现使命。”

AI对人类社会到底意味着什么?近年来,随着AI应用的急速推进,“有效加速主义”和“末日论”的激烈对抗,AI治理监管也提上了日程:2023年7月,中国发布了《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从技术发展与治理、服务规范、监督检查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做出具体规定,是全球首部针对生成式AI的专门立法;10月,美国出台了“关于安全、可靠和可信地开发和使用人工智能”的行政命令,提出AI安全新标准;12月,欧盟《人工智能法案》达成协议,这将成为全球首部人工智能领域的全面监管法规。

首届AI安全峰会也在这一年举办,包括中国、美国、英国在内的28国和欧盟共同签署《布莱奇利宣言》,承诺以安全、以人为本、值得信赖和负责任的方式,设计、开发、部署和使用AI。

移动通信,已如同水和电一样,成为人类社会的必需品。5G盛世当下,6G布局却早早开展,而卫星互联网被视为其中重要一环。2023年见证了该领域一系列重大进展,包括SpaceX首次实现季度盈利,华为发布支持卫星通话的智能手机等。基于此,华为将发射1万枚6G低轨卫星的传闻一度甚嚣尘上。

这一消息最早出现在10月22日的一篇博文中,其称“华为将在2024年发射1万枚6G移动低轨卫星,每颗卫星重量仅为5公斤,采用太阳能供电,可提供每秒1000兆比特的数据传输速度。”并与“硬刚马斯克、超越星链”做联想,表示“华为的目标是在2027年完成全球覆盖,并在2030年实现星地互联。”

10月23日晚间,华为官方亲自下场,表示上述消息纯属造谣。“造谣者毫无根据,无事生非,在多个平台、账号推送相同信息扩散,请勿信勿传,果断举报。”

过去两年,华为对于卫星部署的消息已作出多次辟谣。不过,发射卫星是假,在5.5G通信技术取得实质性进展却为真。

10月21日,“华为中国”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在IMT-2020(5G)推进组的组织下,华为已全面完成5G-A(即5.5G)技术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华为在多项5G-A上下行超宽带技术上取得重大性能突破,并且首次将端到端跨层协同技术应用在5G-A宽带实时交互上,在容量和时延方面实现关键进展。

此前,华为在10月10日-11日召开的2023全球移动宽带论坛期间发布了全球首个全系列5G-A解决方案,还曾于6月底在2023MWC上海展会上宣布将于2024年推出商用5.5G全套网络设备。

据证券时报报道,行业普遍预计,2024年产业界将迎来5G-A时代,而根据过往通信技术发展情况,5.5G周期预计将持续5年以上,届时三大运营商、设备商及5G上游元器件等都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2022年,被称为预制菜元年。2023年,自“培育发展预制菜产业”首次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开始,国家和地方就发展预制菜产业的利好政策频出,预制菜的风头更胜,商业大佬接连入局,互联网大厂纷纷加码。所以当“马家厨房”横空出世,马云也入局预制菜的消息不胫而走。

11月22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网站显示,由马云(持股99.99%)实控的杭州大井头贰拾贰号文化艺术有限公司(下称大井头),出资额为1000万元成立了一家名为杭州马家厨房食品有限公司(下称马家厨房)全资子公司,经营范围中涵盖“预包装食品”“食用农产品初加工”。

联想到,马云在2019年正式卸任阿里巴巴董事长之际,曾高调宣布未来的工作重心会放在教育和农业上,以及此后的一系列行动:先后赴西班牙、荷兰、日本、泰国等地考察农业相关科研项目,学习农业与环境相关的技术;参股多家水产养殖、食品销售、农业科技公司;不久前的“减持风波”中,阿里方面还透露马云正在“国内外投资农业科技和公益事业等项目”。因此,“马家厨房”一度被外界解读成马云进入预制菜赛道的动作之一。

2023科技圈十大谣言:直播带货被禁,“超级智能”来了?|复盘2023

不过,马云前助理陈伟11月25日在朋友圈发文,“吃是人间大道,不是投资赚大钱的赛道。马家厨房肯定不做预制菜。”马云办公室方面也回应媒体称,预包装食品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定义是指预先定量包装或者制作在包装材料、容器中的食品,对应的是散装食品,只是外界将此理解成“预制菜”。

“肯定不做预制菜”后的马云将在食品方面如何布局?随着“一米八系”公司的成立,谜题似乎正在揭开。12月18日,前阿里合伙人、前蚂蚁集团CEO胡晓明在微博宣布,一米八农业科技公司正式成立,由他担任董事长兼首席品控官。同时,“一米八系”的第一个专注海洋优质蛋白的公司——一米八海洋科技也正式成立,并发布了相关产品。

2023科技圈十大谣言:直播带货被禁,“超级智能”来了?|复盘2023

天眼查显示,已有多个“一米八”相关的公司成立。其中,一米八海洋科技(浙江)有限公司成立于2023年7月20日,注册资本1.1亿元,马云以大井头实控人的身份间接持有该公司10%的股份。

据胡晓明所述,“一米八”公司的名字,源自马云参与农业的一个初心,即“天底下所有的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健康成长,身高超过一米八”。“一米八”尝试将新技术应用到传统农业中去。

直播带货正走向更加成熟、规范的下半场,一个显著的特征是头部主播与平台、品牌、甚至其背后的机构之间的矛盾不断暴露。2023年12月,东方甄选和旗下主播董宇辉就因“宣传文案出自谁手”一问霸榜热搜,期间围绕董宇辉在东方甄选的去留问题,曾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

彼时,网友们主动为董宇辉“找下家”,涌入高途佳品、学而思优品等直播间喊话;网易有道也专门开了场直播,邀请董宇辉担任联席CEO;更有一张网络流传的截图显示,刘强东的人力副总裁已拿着刘强东的亲笔签名前往陕西招募董宇辉,并且谈得很顺利。

不过,高途佳品CEO表示“董宇辉不是用来挖的,是用来爱的”,学而思总裁也说“不是怎么去挖他,而是我能给他做什么”,罗永浩也否认了交个朋友的挖角意向。对于加盟京东的传闻,则是董宇辉12月15日亲自下场回应:“不属实,目前没有接触任何公司”。

最终,这场风波以董宇辉升任东方甄选高级合伙人、新东方层面高管,孙东旭被免除东方甄选CEO职务收尾。但随后,董宇辉成立独立工作室和直播间而收入计入东方甄选一事,再次引发了外界对于“去董宇辉化”的猜测。

事实上,去头部化早已成为直播电商行业的主要趋势。交个朋友自2021年就开始去“罗永浩化”,后退出管理层、淡出子账号直播间,到2022年罗永浩直播时长占比仅3%。美腕也在投入大量资源培养旺旺、庆子等多位新主播,还在2022年双十一推出了“所有女生”等去掉“李佳琦”名字的直播间。就连作为自家掌门的小杨哥也穿梭于徒弟们的直播间,培养家族矩阵,弱化“个人IP”。

东方甄选也不可能“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2022年11月起,董宇辉的直播时长明显减少,淘宝首播中未见其人。与此同时,东方甄选孵化了顿顿、明明、YoYo等20余位新主播,建立了图书、自营产品、美丽生活、将进酒等多个账号,以矩阵化应对头部主播依赖问题。

但从诸如李子柒与微念等前车之鉴来看,MCN机构难以在短期内与头部主播分道扬镳。也有业内人士并不赞同市场上流行的“去头部”说法,据澎湃新闻报道,数位MCN机构人士表示,机构与主播是利益共同体,出于公司业务的拓展,会开发更多IP,但这不代表就是所谓的“去头部”。

互联网大厂跨界直接或间接造车,已是常态。2023年,就在小米高调杀入的时候,市场却传出了华为要卖掉其汽车业务部门的消息。

11月23日,有报道称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单元(车BU)将整体打包出售,第一大股东为重庆国资委,至于唯一参与收购的汽车公司则有两种说法,一是长安汽车作价375亿元获得车BU 15%的股权,二是长安汽车以3000亿元的价格获得车BU约30%的股份。彼时,长安汽车和华为方面仅回以“不知情”,而未做进一步说明,让事情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直到11月26日的一纸公告拨开了云雾。华为与长安汽车官宣签署《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长安汽车及关联方将有意投资该公司,比例不超过40%。这意味着,关于“华为车BU出售或上市、长安入股华为或收购华为车BU”等说法均为不实消息。

不过,《备忘录》所提“华为拟将车BU的核心技术和资源整合至新公司,且原则上不从事与新公司业务范围相竞争的业务,未来新公司还将接受其他车企、投资者的入股”,也宣告了华为车BU的独立。

这并不令人意外。一方面,车BU是华为目前唯一亏损的业务,且投入巨大。据悉,自成立以来,华为车BU已累计投入研发超3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6亿元),但2022年营收仅有20.7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0.3%,2023年上半年营收也只有10亿元。独立后可向外获得融资,能够减轻压力。

另外,汽车智能化时代,很多传统车企担忧借助第三方公司赋能会“失去灵魂”。独立运营并引入外部投资者,就是放开了企业和技术的控制权,车企有望从根本上放下顾虑,华为汽车业务也就有望迅速做大。

辟谣的速度赶不上造谣的速度,说的就是2023年下半年的大疆。7月刚辟谣“印度军方向大疆投以巨额订单、大疆拒绝”,9月又澄清“大疆将从深圳迁至西安、退出美国市场”,不料10月再传出“大疆被美国罚款440亿元”的消息,并提到“美国制裁、要求大疆交出核心技术、禁止本土企业与大疆合作”等内容,在中美贸易摩擦持续的背景下引发广泛关注。

对此,大疆相关负责人回应:该消息为谣言。所涉专利纠纷案件在今年四月陪审团的裁决金额是2.789亿美金,案子仍在审理过程中,截至目前并没有更新的判决信息。

据了解,该案件是美国航空航天企业Textron公司于2021年7月19日以侵权为由在美国得克萨斯州联邦法院对大疆提起的专利诉讼。Textron公司认为大疆无人机的悬停功能侵犯其“飞机自动悬停控制”专利、跟随功能侵犯其“交通工具控制系统”专利,要求大疆公司赔偿3.67亿美元(约合25亿元人民币)。

2023年4月21日,美国得克萨斯州韦科市的联邦陪审团判定,大疆生产的无人机侵害了Textron公司的两项专利,并须赔偿2.789亿美元(约合20亿元人民币)。

然而,大疆并不认同该裁决,在当时的回应中,其明确表示大疆的产品没有使用Textron的技术,“对方是一家军用直升机公司,而我们是一家民用无人机公司,完全不是一类产品”。

“事实上,Textron本次用来诉讼的核心专利是2011年申请的,但是大疆在2009年推出的XP3.1中就用到了该项技术。”因此大疆称会考虑继续上诉。

多年来,虽然“996”“007”等畸形加班文化被纠偏,但“隐形加班”现象依然普遍存在。当突然有人为此站出来怒怼领导,便迅速得到广大打工人群体的认同,至于所涉之事究竟是不是真的则被忽略。

2023年4月4日,疑似“中国电科清明节强制加班怒怼领导”的相关聊天记录在网络上传播。相关截图显示,在若干个以“CETC”开头的微信群内,员工陈某龙因领导安排清明节加班而“暴怒”,将自己在过去一段时间加班的怨气一并发出,引起了部门同事的共鸣,集体声援要求辞职。CETC正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英文简称。

或许是击中了多年来广大网友们被迫加班的痛点,这些截图在各大社交平台上迅速发酵,声援陈某龙、“讨伐”中国电科的声音不绝于耳,推动多个话题登上多个平台热搜。

5日凌晨,疑似当事人陈某龙“出面”回应,称已办完离职手续,不想当网红,只想安安静静生活。而中国电科方面则表示,网传微信群聊天记录所涉单位和人员,非集团公司所属成员单位和员工。

相关部门也于当日纷纷介入调查。成都市劳动保障监察总队工作人员表示,正在进行调查核实,若属实按劳动法处罚。四川省总工会表示,已第一时间启动工作程序,积极跟进协调处置,认真核查相关情况,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6日,网上再次流传出涉事陈某龙任免文件,并有网友称陈某龙在中电科工作十余年,以及怀疑陈某龙为中国电科“临时工”身份。当晚,据新华网报道,中国电科成都多家单位表示,网上有关“中国电科陈某龙”的信息,均为虚假信息。中国电科方面称,集团公司所有单位已经开展了多轮次排查,包括劳务派遣和协作人员,均无此人,网上出现的任免文件明显伪造,相关单位已报案。

有关部门的调查也在这日迎来进展。据澎湃新闻,四川省总工会一名工作人员表示,网传事件并非发生在今年清明节前夕,而是发生于去年;网传的“因加班怼领导员工”不属于中国电科成都所员工,应是在外地某城市的人员。

7日早上,又有消息称,传言中的当事人陈某龙为四川德阳经开区某科技公司员工,与中国电科并无关系,网传聊天记录疑为伪造。对此,德阳市总工会一工作人员称已关注此事,另一负责人称相关情况已报告省总工会。

而四川德阳市公安局经开区分局则于当晚发布通报,涉事人陈某龙目前居住在德阳经开区,系网上发布不实信息者,此人从未有中国电科下属单位及关联企业从业经历。因此前向中国电科求职未被录用,心生不满,利用图像处理软件捏造了聊天记录。陈某龙故意散布谣言的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网络公共秩序,四川省德阳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已依法对其作出行政拘留处罚。

至此,连日来沸沸扬扬的“加班怒怼”真相大白。

(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刘萌萌)举报/反馈

上一篇:守则之星:克洛泽荣获2023欧足联主席奖|点球|米洛斯拉夫·克洛泽|米罗斯拉夫·克洛泽|2022-23赛季欧冠抽签_网易订阅
下一篇:德甲北大王,德甲北大王是谁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

返回顶部小火箭